初編
二編
三編
四編
五編
六編
七編
八編
九編
十編
十一編
十二編
十三編
十四編
十五編
十六編
十七編
十八編
十九編
二十編
二一編
二二編
二三編
二四編
二五編
二六編
二七編
二八編
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 | 九編 | 24冊書目 | 定價:台幣$50,000 杜潔祥 主編
|
|||
---|---|---|---|
書冊 | 作者 | 書名 | ISBN |
第 1 冊 | 邱正略 | 日治時期埔里的殖民統治與地方發展(上) | ISBN 978-986-404-469-6 |
第 2 冊 | 邱正略 | 日治時期埔里的殖民統治與地方發展(中) | ISBN 978-986-404-470-2 |
第 3 冊 | 邱正略 | 日治時期埔里的殖民統治與地方發展(下) | ISBN 978-986-404-471-9 |
第 4 冊 | 郭承書 | 清代臺南五條港的發展與變遷──以行郊、寺廟為切入途徑 | ISBN 978-986-404-472-6 |
第 5 冊 | 謝惠如 | 日治時期北客再次移民之發展歷程研究:以雲林縣林內鄉、莿桐鄉為例 | ISBN 978-986-404-473-3 |
第 6 冊 | 柯光任 | 再聞客音──日治以來彰南地區客家移民與竹塘醒靈宮之研究 | ISBN 978-986-404-474-0 |
第 7 冊 | 呂青華 | 琉球久米村人──閩人三十六姓的民族史 | ISBN 978-986-404-475-7 |
第 8 冊 | 林柑萍 | 日治時期大溪社頭與彩牌之研究 | ISBN 978-986-404-476-4 |
第 9 冊 | 李中二 | 大溪豆干禮俗與飲食研究 | ISBN 978-986-404-477-1 |
第 10 冊 | 楊東叡 | 日治時期臺灣巫覡術士之研究 | ISBN 978-986-404-478-8 |
第 11 冊 | 張雅字 | 南投道教寺廟研究──以竹山等四鄉鎮為範圍 | ISBN 978-986-404-479-5 |
第 12 冊 | 王日吟 | 臺灣意識與歷史教育的變遷(1945~2011) | ISBN 978-986-404-480-1 |
第 13 冊 | 陳碧秀 | 大眾記憶與歷史重述:解嚴後臺灣電影中的殖民經驗再現(1987-2011) | ISBN 978-986-404-481-8 |
第 14 冊 | 施雲萍 | 石魄天旌──台灣本島現存清代貞節牌坊之形制與圖像研究 | ISBN 978-986-404-482-5 |
第 15 冊 | 林章湖 | 「後現代」與臺灣當代水墨 | ISBN 978-986-404-483-2 |
第 16 冊 | 張百蓉 | 高雄都會區台灣原住民口傳故事研究 | ISBN 978-986-404-484-9 |
第 17 冊 | 林建廷 | 臺南士紳王開運社會活動與文學作品研究(上) | ISBN 978-986-404-485-6 |
第 18 冊 | 林建廷 | 臺南士紳王開運社會活動與文學作品研究(中) | ISBN 978-986-404-486-3 |
第 19 冊 | 林建廷 | 臺南士紳王開運社會活動與文學作品研究(下) | ISBN 978-986-404-487-0 |
第 20 冊 | 楊明珠 | 許南英及其詩詞研究 | ISBN 978-986-404-488-7 |
第 21 冊 | 林嘉立 | 台灣皇民化時期新文學中的民族主義敘事──以1940 年代為中心 | ISBN 978-986-404-489-4 |
第 22 冊 | 張詩勤 | 台灣日文新詩的誕生──以《臺灣日日新報》、《臺灣教育》為中心(1895-1926) | ISBN 978-986-404-490-0 |
第 23 冊 | 黃慧鳳 | 以文學建構新歷史──台灣大河小說的興起與發展 | ISBN 978-986-404-491-7 |
第 24 冊 | 劉金花 | 龍潭客庄詩社社群發微:以陶社、龍吟詩社為例 | ISBN 978-986-404-492-4 |